2008年,由本會倡議、中華文物交流協會合作的「第一屆海峽兩岸南系古建藝術學術研討會」在臺北舉行。由於成效良好,會後雙方商定以「海峽兩岸文化遺產保護論壇」議題及形式在兩岸輪流舉辦,以開展更多、更深入的交流內涵。

    在兩岸文化資產保護相關產官學研界共同支持推動下,本論壇已分別以「南系古建藝術保護」、「紅磚建築的保護與傳承」、「文化遺產的經營與管理」和「文化遺產的法制與管理」、「考古與遺產地管理」、「文化遺產的科技保護」為主題交替在兩岸舉辦了六屆。目前,本論壇已成為兩岸文化資產保護議題的機制性交流項目和重要平臺。

    隨著歲月推移,環境變遷,文化資產保護工作情勢日益嚴峻,展望未來,實需要更多的有理想、有抱負、有專業的人士共同參與與投入;特別是如何爭取年輕人的支持與參與,更是一項具有前瞻性且必要的重要工作。長期以來,兩岸都透過教育系統、研究系統、行政系統與社會系統培育了諸多相關專業人才,彼此側重不同但殊途同歸;尤其是兩岸歷經不同的發展階段與社會進程,因而如何透過研討對話來交流分享彼此的心得,自然是一件互利互惠且有益於中華文化保存與弘揚的大事。

    在前幾屆活動成功辦理的基礎之上,今(2016)年「第七屆海峽兩岸文化遺產保護論壇」輪由大陸合作方主辦,經過長期商議,在文化資產極為豐厚的陝西西安舉行。旨在推進文物保護修復人才培養促進兩岸合作共贏發展面上,累積更多的學術論述與實踐成果,產生更好的觀摩與借鑑作用,雙方透過本屆論壇的舉行,必能激發更多的創意,昇華更高的視野,與發展更多的具體合作計畫來。

    人員交往是一切深度互動與合作的開始;學術對話則聚焦於所設定領域,梳理、歸納對話的核心意見。這些所得,不僅是交流的具體成果,其中透過彼此激盪所牽引出的種種線索,對於後續如何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,更是重要的參考依據,重要性不言可喻。